依托數據分析 賦能精準教學——紹興市昌安實驗學校開展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培訓活動
為了更好地推進大數據下的精準教學,讓教師對當下的精準教學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改善教與學的品質,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5月10日下午,紹興市昌安實驗學校在報告廳舉行了“與數據有約——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培訓活動”。此次培訓活動由學校高偉國校長主持。
活動開始,高偉國校長對本次培訓作動員,他強調了大數據對于精準教學實施的意義。高校長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學?,F有AMEQP閱卷系統開展數據分析。教師多維度多層次精準分析教與學的過程,將為教學的優質輕負、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隨后,浙江網教科技有限公司張漢震總經理做了《如何利用教學質量監測平臺數據進行精準教學》的報告。借助互聯網的手段,利用大數據與現代測量技術,可以對學校、學科、班級、個人的教育教學進行全面的監測與評估。張老師對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及利用的具體方法做了介紹,指出對不同層級角色而言,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可以幫助學校對教師考核提供科學的依據,幫助學校和教師及時了解教學中的問題和缺陷,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學習中的困難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學生真實的學業水平和提出意見,從而促進個性化教育的有效提升。
最后,高偉國校長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科學有效的閱卷結果是考查教師“教”的質量與學生“學”的效果的重要指標,是指導教學實踐、提升教學針對性的指揮棒。教育評價已經發生變化的現在,要關注人工智能+大數據在教學中的應用,從學校、教師、學生各個層面,實現教學個性化、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
昌安實驗學校作為紹興市精準教學基地學校,學校希望通過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在原有基礎上完善相關硬件設備,改變教師教育信息化應用的理念,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進而打造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立用“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教育管理機制,讓教學融合技術,讓技術助力教學。